德國連現「獨狼」 大型恐襲前兆?防不勝防 特朗普路線受吹捧

隨着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持續打擊極端組織ISIS,使其大本營受挫,ISIS開始改變策略,積極呼籲支持者在全球各地自行發動「獨狼式」襲擊。過去一周,德國發生多宗針對平民的襲擊事件,當中有施襲者宣稱效忠ISIS。雖然調查實際上他們與ISIS並未必有真正的聯繫,也沒收過任何指令。這類無跡可循的「獨狼」防不勝防,恐怕會比奉旨行事的ISIS成員更令當局頭痛。有論者擔心,這類小規模襲擊旨在「試水溫」,不排除德國未來會爆發更大規模恐襲。一年前德國以寬容開放態度應對難民潮,贏得讚賞,但當理想世界幻滅,歐洲何處尋淨土?

572c933b178747e6071bb60737567621


今年5月,ISIS發言人阿德納尼(Abu Muhammed al-Adnani)呼籲全球的支持者在齋戒月期間「按真主的旨意」,各自發動襲擊,將齋戒月變成非穆斯林的「災難月」。7月中至今,德國發生4宗引起轟動的嚴重襲擊,其中3宗與難民有關:7月18日一名阿富汗難民在維爾茨堡用斧頭襲擊火車乘客,4名到當地旅遊的香港人被斬傷,兇徒據稱效忠ISIS;7月24日,21歲敍利亞難民在德國西南部羅伊特林根市中心用刀斬人,造成一死兩傷;同日深夜一名被拒絕庇護申請的敘利亞青年亦在安斯巴赫引爆自殺式炸彈,十幾人受傷。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喬希(Shashank Joshi)表示,多種原因顯示德國有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德國一直主導着西歐防務,並以北約成員國身分打擊恐怖主義,與伊斯蘭聖戰組織積怨已久,加上德國長年駐軍阿富汗,又派遣士兵赴伊拉克北部指導庫爾德武裝使用武器對付ISIS。因此,德國被ISIS視為敵國,恐怖分子可能隨時在德國發動類似巴黎的恐襲。

連串襲擊敲響反恐警號

去年11月法國巴黎及今年3月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先後發生連環自殺式襲擊,恐怖分子顯然事先作出周詳策劃,選定某個時間在指定地點發動襲擊,目的是製造最大的人命傷亡。相比之下,德國的情況有點不同,當地暫未出現大規模襲擊,只有小規模襲擊個案。零散的暴力襲擊頻繁發生,為社會響起警號。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德國司法部上月對180名從敘利亞返回國內或與極端組織有聯繫的可疑人士展開調查。和法國、比利時一樣,過去亦有不少德國人前往伊拉克和敘利亞受訓成為聖戰士。最新估計有超過700名德國人可能遠赴伊拉克和黎凡特加入ISIS,這些激進分子大部分已回國,構成重大安全風險。

「沒有國家能阻止所有罪案」

德國南部維爾茨堡發生火車襲擊事件後, ISIS承認責任,並發放據稱是兇徒拍攝的自述片段,片中的男子自稱是聖戰士,準確向殺害其同胞的西方國家報復。德國內政部長德邁齊埃接受《明鏡周刊》訪問時表示,當局已因應情況加強保安措施,尤其在一些嘉年華會、足球賽事、教會活動及啤酒節,警方會設置路障管制進入重要通道,並在通往禁區的路上進行截查,以保障國民安全。

被問到德國安全部門可採取甚麼行動去防止類似恐襲事件再度發生,德邁齊埃回答:「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阻止所有罪案、屠殺或恐怖主義活動,但我們的職責是盡力去做,安全部門收集嫌疑人或有關危險組織的資料,這是非常重要的事。」

德邁齊埃認為,要準確識別一個人是否恐怖分子充滿難度。他說:「試想像兇徒經常在Facebook發表極端言論,有人便會質疑我們為何無法及早發現。但生活在一個民主、具完善憲法制度的國家,我們不可能監控facebook用戶的舉動,我相信沒有任何人想這樣做。」他建議公眾場所增設閉路電視,包括火車站、火車車廂及科隆大教堂廣場等高罪案率的地方,透過視頻監控周遭環境,認為這有助減低恐襲威脅。

對於有輿論批評德國接收難民危及國家安全,德邁齊埃並不認同。他承認過去多年德國對入境難民的身分確認程序,執行上存在不足之處,但強調政府已加強邊境檢查,並有限度地接受難民,希望改善情況。

2015年9月歐洲爆發難民潮,大量難民乘船穿越地中海逃亡到歐洲邊境,其中敍利亞男童伏屍土耳其沙灘的照片震憾人心。基於人道主義立場,德國總理默克爾伸出援手,採取「開門政策」,接收大量來自敍利亞的難民,這種大愛包容的精神獲人道組織以及美國總統奧巴馬等國際領袖讚揚。然而不足一年,德國境內發生多宗襲擊案,部分由難民發動,引人猜疑難民政策威脅國家安全,默克爾備受沉重壓力。

匈牙利總理促效法特朗普

《紐約時報》分析,德國於2017年將舉行大選,雖然默克爾的民望仍高,但隨着德國持續發生涉及難民的襲擊,加上去年除夕科隆傳出有中東及北非裔難民借醉性侵和搶劫女性的案件,令人質疑接收難民是否明智之舉。近期事件還加劇了德國社會的種族對立,導致右翼思潮抬頭,部分民眾開始對難民政策及國內保安措施抱有懷疑,紛紛轉軚支持反移民的「另類選擇黨」。

在歐洲其他國家,恐襲威脅亦令社會反難民情緒升溫。根據皮尤研究中心7月11日公布的最新調查,德國61%受訪者擔心難民湧入會導致恐襲風險加大,意大利有60%受訪者擔心,英國為52%,近月多次遭遇恐襲的法國人則有46%表示憂慮。東歐人對難民最憂慮,76%匈牙利人及71%波蘭人認為難民潮增加恐襲的機會。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一直強烈反對歐盟的難民政策,他曾主張在匈牙利南部邊境設置鐵絲網,力阻難民入境。歐爾班將德國近期襲擊案歸因於移民問題,他批評:「所有移民都會對國家安全和恐襲威脅……對我們來說,移民政策是一個問題,這不是良藥,而是毒藥。」他更認為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提倡的移民和外交政策很適合歐洲和匈牙利參考,成為歐盟中首位表態支持特朗普的領袖。

北歐過往對難民相對寬容,但面對數十年最嚴重的難民潮,多國相繼收緊政策,例如挪威政府派發金錢利誘難民離境,芬蘭亦政府遣返未通過庇護申請的難民,瑞典1月發生難民兒童刺死收容所女職員後,當局決定嚴查「未成年」難民的真實年齡。

文:甄梓鈴、陳立程
原文刊登於《香港01》周報 /2016-07-29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