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都是以遊客身份感受台灣,當然都會是正面的,可是真正生活在台灣的話,就會明白台灣沒有想像中完美,旅遊無法看透真正的生活。」33歲的台灣插畫家爵爵說。台灣經濟不景氣,薪資過低,勞動人口不足,難找工作等等,隨口便說出一大堆問題。七年前,他一心想擺脫這個困境,到外地闖一闖,在朋友介紹下來到香港。
爵爵口中的朋友,就是32歲的香港人貓叔,也是他工作上的最佳拍檔。兩人是人氣網絡漫畫組合,爵爵執筆,貓叔度橋,以嬉笑怒罵方式諷刺時弊,創作題材反映香港與台灣的文化差異,Facebook專頁「爵爵&貓叔」(前名「爵爵港不停」)已有逾40萬人讚好。人氣急升,二人的工作接踵而來,出書、發行周邊商品;前年更在高雄開設主題咖啡店,把興趣當成了事業。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出走時,低薪雖不是迫使他離開的主因,但台灣的低薪問題,確實嚇怕了許多年輕人。老家在台中彰化縣的爵爵,十年前大學畢業後,即跑到台南高雄工作,做過服裝品牌的美工設計,那時候的薪水約為24,000新台幣(約6,173港元),其後轉到大型保險公司擔任內勤職務,執行美術相關設計,薪水接近30,000新台幣(約7,716港元)。爵爵說,在保險公司工作特別辛苦,假日也要開工,協助公司舉辦活動,由朝忙到晚。
買樓置業難 年輕人拒婚
初入職場的台灣新鮮人,一般薪水不高,在沒有工作經驗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約兩萬多台幣,面對物價高漲壓力,連養活自己都很困難,莫說想做自己喜歡的工。
爵爵那時獨個兒在高雄打工,租住一間套房,月租5,000新台幣(約1,286港元),換作是今日的香港,連環境惡劣的劏房都租不起。在台灣租屋聽起來很便宜,生活卻一點都不容易,「當時薪水不算高,在高雄生活還算過得去,如果要存錢,能存到的錢幾乎是微乎其微。」
貓叔對此也有同感。曾在瑞士修讀酒店管理的貓叔,實習時選擇到台北一家酒店工作,算起來還是有些台灣工作經驗。在他眼中,雖然台灣生活沒有香港這麼大壓力,但薪水真的「少得可憐」。他表示,有些台灣同事沒有存錢的概念,就是錢能花掉就花掉,喜歡及時行樂,常常相約一起吃喝玩樂。
台灣低薪已成常態,早就不是新聞。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年調查,結果顯示整體受僱就業人數共890萬,在全台灣受僱勞工中,月薪不到20,000元新台幣者有46.1萬,未達30,000者則有327萬人,雖然兩項數據都比2015年減少,但月薪低於30,000新台幣佔全體勞工超過三成。低薪,究竟帶來了什麼問題?
「台灣年輕人買樓置業的難度,可能比香港還高一些,因為樓價不斷飆高,薪水卻停滯不前。就算是通貨膨脹也是悄悄上揚,所以很多年輕人都不肯結婚。婚後也未必會生小孩,因知道很多人養不起一個未來。」爵爵慨嘆道。
年輕人不只抱怨幾句,低薪環境讓他們不願意留在台灣,紛紛到海外工作,爵爵身邊有些朋友想多賺一點,轉到大陸或澳門工作,「低薪是台灣一直以來待解決的問題,(工資)增幅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感覺到。」
爵爵和貓叔現時在漫畫界頗有名氣,前者負責繪圖,後者則主力創作和文案工作,二人「拍住上」多年,甚有默契,筆下的漫畫角色「鼻血男」、「嘔血男」形象搞笑。他們在成名之前,曾體驗過零收入的日子,夢想的路並非一帆風順。2013年兩人同期辭掉香港的工作,百無聊賴,爵爵的母親起初很擔心兒子在港難以生活餬口。為了「塞住」阿媽把口,便開設Facebook專頁。
「當時,我們根本看不到這個專頁會有未來,媽媽開始擔心我們沒工作,又不知如何是好,不時拿求職報紙給我們看,我覺得很煩,只好跟她說我們在畫圖。」爵爵這樣說。沒料到「台港大不同」作品系列反應熱烈,翌年因一幅嘲諷港鐵車廂「你厚多士」事件的畫作聲名大噪。2016年他們搬回台灣,用插畫賺回來的錢,在高雄開了一家咖啡店,搞些小生意。
開店是夢想 經營卻不易
開咖啡店似乎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夢想,但現實是,要經營好,卻一點都不容易。根據台灣中小企業的創業記錄統計,台灣一家企業能經營超過五年以上,大約只有兩成左右,八成無法維持長遠經營。按此「八二法則」推算,即是每十家咖啡店,有八家店在開店後沒多久,便面臨經營困境,爵爵和貓叔也深明這個道理。
這數十年間,台灣咖啡店可謂雨後春筍般林立,或許因為愈開愈多,咖啡店市場已趨飽和。為了追趕競爭,不少咖啡店已悄悄轉型,除了注重環境裝潢,更提供地下音樂的Live House演出空間,台北的女巫店、海邊的卡夫卡、好丘便是例子,咖啡店散發濃厚的藝文氣息,吸引更多顧客。
爵爵表示,他們希望把咖啡店結合插畫風格,融入裝潢和餐點中,「我們一直以來都是邊學邊做,開店比我想像中困難很多,一家咖啡店要維持(經營),更是難上加難。當然,台灣的經濟衰退,大家會選擇更簡單的生活品質或是飲食形態,所以目前來說,在台灣創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台灣滿街都是咖啡店,爵爵認為若要突圍而出,一定要夠創新,不然大家永遠都在開同一種店,「咖啡店已經趨近飽和狀態了,(市場上)很多文青咖啡店,在競爭之下,類似的店舖出現,就有經營危機。」
他舉例說,最近流行夾公仔機舖,台灣人就一窩蜂去開夾公仔機舖,等到消費市場飽和之後,便相繼倒閉,「台灣人在創業上短視近利,沒有辦法做到長遠規劃,在台灣創業容易、守業難,隨便幾萬台幣就可以開到一個路邊攤,食材用料可以不用在意,最緊要是不能太貴,畢竟大家收入都不高,物價卻不斷上漲。消費習慣變成能省則省,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沒有太多人會下手買較貴或是有價值的東西。」
爵爵強調,插畫創作是他們的主業,能把興趣變成工作,已是幸福的事,雖然賺不到什麼大錢,但至少心靈滿足。台灣雖然是文青集中地,從事畫畫文創工作還是困難的,因為台灣人薪水不高,有時候也不會願意多掏一點錢支持文創,競爭可算是相當激烈。
台灣有不少出色的創作者,所以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才能獨樹一幟,「我們靠插畫在養目前開的咖啡店,一間店需要累積很多經驗以及客戶才得以穩定生存,我們還在努力當中。」
勿抱大希望 移民前三思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2016年發表的調查報告,台灣是香港人移民的首選,僅分別次於澳洲和加拿大。儘管台灣經濟弊病纏身,國際競爭力不足,卻仍是不少香港人想移民的地方。香港人喜歡台灣的慢生活,但真的住下來,這裏的生活真有那麼好嗎?
台灣內政部官方數字顯示,2016年共有1,273名港澳居民獲台灣發出定居許可,港人約佔85%,共1,086人,較2015年上升超過四成,反映台灣吸引力之大。
不過,貓叔奉勸那些想移居的香港人,對台灣不要抱持太大希望,抉擇前要三思,最好不要隨意移民到台灣,「雖然台灣的生活費確實來得比香港低,可是在台灣的薪水比香港來得更低。如果你們今天家裏要供養父母、爺爺嫲嫲,或是還有孩子需要供養的話,千萬不要來台灣生活,因為你們一定負擔不起家計。」他說,如果不需要供養父母,一個人跑到台灣生活,拿着台灣的薪水,在當地租房子,這樣還能過得去。
問台灣是否一個宜居的地方?貓叔淡淡然說,台灣在他心中沒有佔據很高的位置,只是近乎宜居而已,「要我形容台灣的話,它是一個很親切且有溫度的城市。」
台灣對港澳居民的移民要求不高,「如果你有一筆資金的話,我覺得移民到其他國家比較適合。」爵爵對台灣的政治前景感到憂慮,「畢竟對岸不斷打壓,以及干涉甚至滲透台灣內政。政治和經濟都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