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詞彙看世界:寨卡】蚊患分階級 窮人染寨卡高危

map
寨卡也有階級之分?巴西是全球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最富的1%人口收入佔全國四分之一,寨卡疫潮亦暴露貧富差距,專家發現患者多集中在貧困落後的東北地區,相信與那裏衛生環境惡劣、缺乏完善醫療設備有關。

 

富人可赴美避難 窮人求醫難

根據官方統計,巴西東北部疫情最嚴重,疑似病例佔總數79.5%,確診病例數量最多的前5個地區中亦有4個位於東北部。巴西公營醫院雖然為婦女提供避孕措施,但巴西記者弗羅約(Nicole Froio)在《衛報》撰文稱,2009年調查顯示東北地區的醫生比例比富裕區域少,每1000名居民只有2名醫生,疫區婦女能否獲得避孕支援成疑。

富人可以在懷孕期間出國,避開傳染病高峰期,貧窮孕婦若她們擔心嬰兒被病毒感染,則只能冒險去黑市診所墮胎,不然就繼續懷孕。《華爾街日報》本月初訪問來自巴西中部城市戈亞尼亞的孕婦薩爾維亞諾(Juliana Salviano),她的經濟狀况穩定,因擔心胎兒受感染而暫時搬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養胎,她說:「寨卡奪去女性何時生育或成家的自由。」

貧民區衛生差 缺錢防蚊

《華盛頓郵報》上月一篇報道以聖保羅州里貝朗普雷圖市為例,揭示城市中產階層與貧民對疫情的反應大不同。市內一座大型購物中心在寨卡疫情高峰期如常人來人往,人們臉上沒半點擔憂神色,可能知道傳播病毒的埃及斑蚊難以在空調環境中生存。離購物中心20分鐘車程的貧民區雅爾丁然達亞卻是天淵之別,社區附近堆積了幾座垃圾山,行人路旁佈滿污水,屋頂水塔或舊輪胎積水容器成為蚊子繁殖溫牀。

聖保羅大學傳染病醫學系教授豐塞卡(Benedito Fonseca)稱,雖然埃及斑蚊非常「民主」,人們不論貧富貴賤都可能成為其覓食目標,但牠們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繁殖速度較快。貧民區多搭建簡陋棚屋,居住環境擠迫,居民一般只領取當地最低工資1700港元,既沒錢安裝紗窗也買不起驅蟲劑,防預蚊患措施做得不足,增加感染寨卡的可能性。巴西衛生部傳染病監督部門主任梅羅韋奇(Claudio Maierovitch)上月亦對《衛報》說:「大部分誕下小頭症嬰兒的母親來自窮困社區……我們估計是因為她們居住的地區缺乏完善供水及垃圾回收系統。」

原文載於明報國際版 2016-03-21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