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恐慌下,巴西等拉美國家政府促女性暫緩生育,以免誕下小頭症嬰兒。這建議被不少專家批評對女性不公。事實上,拉美各國長期忽視女性的生育自主權,不少女權人士希望寨卡能成改革契機。長期為巴西婦女爭取合法墮胎權、正準備入稟最高法院促請政府放寬墮胎限制的學者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希望趁寨卡推動墮胎權辯論,促使拉美政府及人民明白必須正視女性的性健康與生殖權。
受天主教傳統影響,巴西等拉美國家禁止墮胎,對女性避孕支援亦不普遍。巴西利亞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迪尼茲(Debora Diniz)創立的ANIS是性別研究及生物論理研究組織,其中一個目標是倡議婦女生育自主權。迪尼茲正聯同當地一批關注女權的社會人士促請巴西最高法院就當前寨卡疫情准許感染病毒的孕婦墮胎,並確保所有婦女都可享有避孕服務。她向本報說:「我們希望墮胎爭議能喚醒拉美國家民眾及政府。我們必須嚴肅處理性及生殖權利,立即為所有女性提供全面的性與生殖保健服務,包括安全及合法的墮胎服務,特別照顧寨卡病毒威脅的婦女。」
學者:延遲懷孕 婦女無從控制生育
寨卡導致人心惶惶,一大原因便是孕婦感染寨卡病毒後,誕下的嬰兒有可能出現小頭症徵狀。巴西衛生部上周三(16日)公布的新數據顯示,小頭症確診個案達863例,較之前一周激增118例,另有4268個疑似個案正在檢測。
因為擔心小頭症嬰兒大增,巴西、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呼籲婦女暫時停止生育。迪尼茲指出,要女性負上避免懷孕的責任對女性「非常不公」。她說,感染寨卡的多是年輕、貧窮的黑人及棕色人種女性,她們在寨卡疫情前已居住在蚊患地區,又缺乏性與生殖保健服務支援,「她們避不開蚊叮,也無從計劃自己的生育」。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侯賽因(Zeid Ra’ad Al Hussein)上月亦稱,各國應對寨卡疫情必須保障女性的權利,促請各國放寬墮胎限制。他指出,「拉美國家政府建議女性延遲懷孕,但忽略了現實情况,性暴力這麼常見,許多婦女和年輕女子根本無從控制什麼時候懷孕」。關注組織生殖權利中心(CRR)去年發表調查報告指出,美洲每年逾18萬名女性報稱遭強暴,但這類案件估計只有11%受害人報警求助,據此推算實際數字高達168萬。
團體促放寬墮胎權 免窮人鋌而走險
巴西是全球對墮胎限制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只有因姦成孕、懷孕危害母親生命或胎兒屬無腦畸形的情况下,孕婦才可獲准墮胎。不過當地黑市墮胎普遍,迪尼茲2010年做的全國民調便發現,每5名年過40歲的婦女,便有1人曾經非法墮胎。她指出,安全墮胎屬富有階層專利,「有錢人能進行非法但安全的墮胎,窮人只能採取不安全的方式墮胎,健康和生命受嚴重威脅的窮人,而她們亦是感染寨卡病毒風險最高的一群」。
2011年上台的巴西總統羅塞夫曾承諾促進女權。她在任內推行措施,包括離婚婦女可獲房產保障及批准醫療中心為強暴受害者處方事後丸。女性生育組織Ipas的拉丁美洲政策顧問加利(Beatriz Galli)對本報稱,雖然羅塞夫改善了現行法律,但並未盡力為婦女在兩性關係和生育權益方面加強法律保障,在墮胎問題上亦持保守態度。
反寨卡婦墮胎仍佔多數 政客謀重罰
ANIS在2004年就無腦畸形症的案例向最高法院提出訴訟,要求當局放寬對墮胎的限制,經過8年的審議,法院於2012年終裁定懷有無腦畸形胎兒的孕婦可以墮胎。不過迪尼茲認為,巴西目前政治氣氛保守,爭取法院批准感染寨卡孕婦墮胎並不容易。
教宗方濟各上月出訪墨西哥暗示以人工避孕防疫情有可原,但拒絕為墮胎開綠燈。巴西民調機構Datafolha上月24至25日的全國調查顯示,58%受訪者反對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墮胎。
有保守派政客更計劃將墮胎刑罰增至15年,《時代》周刊引述發起議員稱,立法是衝着迪尼茲等人爭取墮胎權而來﹕「我們必須抵抗這場運動,所有人都要明白墮胎是嚴重罪行,不能接受。」
明報記者 甄梓鈴
原文載於明報國際版 2016-03-21